科昱微信
英才招聘繁体中文English

服务热线:020-86312801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渊雅阁
文渊雅阁

书法概述(提纲)

 

书法概述(提纲)

—— 严文昌

 

今年正月因避新冠瘟疫,在家禁足甚闲,自梳对书法之微知,写成《书法概述(提纲)》,以便今后深入修习和探究。

 

书法三要素:

用笔、识势、裹束。

 

书法五法:

写字、书法、创作、创新、鉴赏。

 

一、写字之法:

书写字形结构之准。

五项:工具、笔画、偏旁、笔顺、结字。

 

1、笔墨纸砚:

毛笔、墨水、纸张、砚台、水匜、镇纸、笔架等文房用具。

 

2、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笔画。

 

3、偏旁部首:

汉字左右上下构件,和同构件分类的统称。约53个偏旁和260个部首。

 

4、书写笔顺: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

 

5、间架结构:

平正安稳、迎让穿插、比例合理、变化统一、顺其自然。黄自元九十二法。

 

二、书法之法:

书写字形形体之美。

四法:笔、墨、字、章。

 

1、笔法:

⑴选笔:

①韦诞笔:

晋唐用韦诞笔:

三副二毫。笔芯小,为中轴,写尺牍,寸楷。

 

②散卓笔:

晚唐用散卓笔:

一芯一副。笔芯大,中轴虚,线条大小可变。

 

③笔毫:

硬毫(狼):

笔毫劲挺,弹力佳,易于驾驭。

软毫(羊):

笔毫柔软,锋颖较长,吸墨易大。

兼毫:

硬毫为中颖,软毫裹外,软硬适中,刚柔并济。

 

④笔德:

尖、齐、圆、健四德。

尖者笔之锋,精纯犀利。

齐者笔压扁,万毫齐切。

圆者身圆头正,润泽如锥。

健者挺劲有力,收放自如。

 

⑤名笔:

宣笔:

蒙恬制,隋称宣笔,制作精细,笔纯耐用,刚柔并制,尖齐圆健。

湖笔:

元初出自湖州,锋颖整齐透明,毫细出锋。也称湖颖。

太仓笔:

清末出于河南太仓村,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

 

⑵执笔:

①五指法:

 押 钩 恪 抵。指实、掌虚 、笔竖、腕平、管直。

②捻管法:

捏管端,写大字。

③枕腕法:

枕腕写小字,悬腕写大字。

④悬肘法:手腕悬空,写大字与草书。

手指主执不动,手腕主运。摇腕起倒,左右侧锋,中尖锋。

 

 

⑶永字八法:

侧、勒、努、趯、策、掠、啄、磔。

点为侧:

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

逆锋落纸,尖锋涩行,不可顺锋平过。

竖为努:

努为鼓,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钩为趯:

钩为转、趯为折,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作跃势。  

仰横为策:

策为扬势,起笔同直画,得力在划末。 

长撇为掠:

掠长而曲,起笔同直画,出锋稍肥,左出而利,力要送到。

短撇为啄

落笔左出,卧笔疾掩,快而峻利,啄短而直。 

捺为磔

横波三折,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⑷调锋九用:起、行、收。

调锋驭、蹲、衄、踆、顿、揭、按,行笔挫(侧锋)、趯(尖锋)。

驭锋:尖锋直下。

蹲锋:侧锋横下。

衄锋:改换笔芯方向。

趯锋:尖峰涩进。

挫笔:侧锋推进。

顿笔:回锋圆尾。

挫笔:快收断尾。

揭笔:向上尖尾。

按锋:捺脚按十揭。

踆锋:转折(圆)连接。

 

⑸八面出锋:九宫格。

“永”字出锋,侧九、勒六、努八、趯一、策三、掠啄七、磔九。

 

⑹笔锋:

中锋:

尖在线中,浑圆厚实,骨线立体,古朴稳重,缺少变化。

侧锋:

尖顶一边,锐利秀峭,肉线宽扁,活泼多变,容易轻薄。

藏锋:

笔尖回收,圆实无锋,含蓄内敛,颜体楷书,宽博浑圆。

露锋:

提笔出锋,锋芒毕露,外向张扬,米芾行书,八面出锋。

 

⑺运笔:

提笔:抜笔高起  线条轻细

按笔:用力压下  线条粗重

方笔:侧锋运笔  线条方棱

圆笔:中锋运笔  线条圆弧

绞笔:捻笔圆转  线条绞丝

涩笔:慢而有力  线条艰涩

 

⑻用笔:

笔心下压

边毛沉厚,力透纸背,线质佳。

笔心起倒:

左右变线,尖锋骨线,侧锋肉线。

笔心扭动:

调锋转向,换面收尾,战笔勒行。

 

2、墨法:

⑴选墨:

墨质油、松、漆烟。

松烟

松脂烧制,色冷无光,胶质较轻,入水易化。

油烟:

动物油制,色暖玉泽,坚实细腻,经久不变

漆烟:

大漆烧制,细润光泽。

 

⑵名墨:

西周刑夷始制墨,三国韦诞:“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李墨

丰肌细腻,光泽如漆,坚硬如玉,松烟加料,有龙脑气。

徽墨

色泽黑润,丰肌细腻,经久不褪,落纸如漆,香味浓郁。

 

⑶调墨:

浓、淡、干、湿、焦五色。

干墨:苍劲虚灵

湿墨:水墨淋漓

浓墨:沉重阴喑

淡墨:清逸明亮

焦墨:枯焦干涩

 

⑷用墨:

湿墨(晕)、润墨(涨)、干墨(适中)、沙笔(两侧无墨,副毫开叉)、燥锋(中心无墨,尖锋开叉)、枯笔(散锋)。

重墨:水墨淋漓  浑厚华滋

惜墨:骨立神逸  清雅疏秀

宿墨:水墨分离  旧韵古朴

 

3、字法:

⑴字体:

创造字形,助人伦,为教化,实用性,功利性。

甲骨文:

殷商契文,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笔画方折,结字较均衡对称,原始图画文字。

大篆

金文籀体,线条均匀藏锋,圆转多曲,字形多变,渐趋整齐,结体略呈方正,风格典丽峻奇,象形文字。

小篆:

简化大篆体,字体长形方整,上紧下疏,强调对称感。内部横平竖直,笔画粗细一致,质丽均匀似玉箸。

隶书:

简化篆书,字形多呈宽扁,横长竖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汉隶八分书。

草书:

解散隶体,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连笔牵丝,赴急速,有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史游章草字字独立,收笔向上。张芝今草,上下牵连,笔势向下。

楷书:

変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笔画分明,横平竖直,结体方正规范,可作楷模。

行书:

简化楷法,化方转圆,结体欹侧,大小参差,引草入行,连笔牵丝,快速顺畅,行云流水,易书易识。

 

⑵书体:

书家体,加工字形,对现有的文字形体变动或美化。把个人的内在气质、学识、涵养、性格寄托于形,创作字像,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显示个性,产生书法艺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如张钟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

 

⑶碑帖体:

竹木金石契刻为碑体,墨迹为帖体。

 

4、章法:

一点呈一字之规,一字呈通篇之准。

⑴格式:

手卷,横披,立轴,屏条,册页,团扇,折扇,对联,尺牍。

 

⑵正文:

主定宾从须烘托,

纵行横列显美观。   

起首顶格墨涨润,

句末无逗字相连。

左顾右盼守轴线,

平头容易齐脚难。  

浓淡枯润分墨色,

笔断意连气韵通。

牵丝萦绕忌过滥,

一画三波方耐看。  

随形尽态求异变,

欹侧高低取平正。

大小参差多姿态,

曲直刚柔表性情。   

疏中有聚知其白,

密中有散守其黑。

字密行疏局清朗,

长短起伏节奏强。  

前启后承气势贯,

开合呼应顺自然。

 

⑶题款:

标题,正文,注释,落款,题跋,钤章。

(上款:称谓,敬语。下款:签名,签章,日期,地点。)

《书谱》书法艺术表现手法: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三、创作之法:

加工字形,表达个性,自觉艺术。

六意:画、字、文、书、心、境。

1、画意:

点画意象

丶点如高峰坠石,

一横如千里阵云,

丨竖如万岁枯藤,

丿如陆断犀象,

乀如崩浪雷奔,

折如劲弩筋节,

乚钩如百钧弩发。

 

2、字意:

⑴造字六书: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汉字的象形、会意给书法创作留出了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⑵说文解字:

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体来源,注释字意,是研究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书法创作取势、裹束之源。

 

⑶笔势:

书法结字用笔势,点画组合笔势。

 

①单一笔势:

永字八势(线条)。

直线:

横、纵、啄、磔、趯。

弧线:

仰、覆、努、裹、拂、掠、波、戈。

 

②复合笔势:

张旭五势(使转)。

钩裹势:弧线转动。

钩努势:弧直逆动。

袞笔势:弧线滚动。

奋笔势:直线叠加。

竖笔势:直线移位。

 

③孙过庭使转:

执谓深浅长短,使谓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绕,用谓点画向背。

使:

折线叠加、移位。直线条的连续书写。奋笔势,竖笔势。

转:

弧线转动、滚动。弧线条的连续书写。钩裹势,袞笔势。

使转:

直十弧逆动。直线十弧线的反向连接书写。钩努势。

 

⑷取势

先识九十九种笔势,笔锋的走势决定点画的姿态。平正、险绝。

读临古帖、字典之用势;研究篆隶字形演变之取势;运用实线牵连,虚线飞度,点画意连之连势。

 

⑸裹束:

多个笔势的组合加用笔结字。

 

①线条技法:

筋(行笔线)、节(调锋点)、骨(尖锋线)、肉(侧锋线)、皮(线边状)、血(水墨色)。

 

②结字:

改变字形,调整点画,增加美感。

 

⑹字像:

裹束+心法。心法则为作者之心情、性格、品味、学识、健康、年龄等综合表现。激发潜意识,使心、手、笔相应,创造字像。

 

⑺字组:

启承、欹正、牵连、映带。

 

3、文意:

⑴文学体裁

诗经、楚辞、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⑵现代文学体裁

诗歌、戏曲、散文、小说。

 

⑶文章体裁:

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

 

⑷文章内容:

正文中心(主题)思想,表达对事物之情感。

情因物感,文以情生,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4、书意:

选择篆隶草行楷等书体,与文意匹配,相得益彰。

⑴篆书古朴厚重之静穆。

⑵隶书雄壮沉稳之劲健。

⑶草书超尘脱逸之放纵。

⑷行书妩媚圆通之流畅。

⑸楷书端庄典雅之从容。

《书谱》美学思想: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5、心意:

技法成习,意兴盎然,静默开慧,散怀恣情。

意先笔后,表情达意,抒发心气,务于神采。

 

6、境意:

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

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人生际遇、现实生活、年龄康宁。

 

四、创新之法:

承前法则,开创新境,以时俱进,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1、帖体:

墨迹法帖,用笔与墨色变化清晰明了,南派书风,二王体系,具有文人书卷气,书写有节奏趋向音乐性,篆隶草行楷书体齐备。

 

2、碑体:

雕刻拓本,刻碑先书丹,拓捶恶损,斑驳脱落,失真严重,北派书风,具有金石气,属于空间展开,平面构成之绘画性。行草书体缺少。

 

    3、帖十碑:

    帖学用笔:

    重视两端,轻中间,一掠而过,逆落回收,较拘束。字形偏长,取纵势,有轻重,快慢,流畅等节奏感。

 

    碑学用笔:

    强调中段,有起伏、跌宕,节节加劲,字形偏扁,取横势,有长短、大小、正侧、倾斜等姿态感。

    ⑴把帖碑用笔结合起来运用。

    ⑵把帖碑用笔并置的形式调和:对立统一,对比强烈,反差加大。

 

4、音乐十绘画:时空互动,节奏造型

帖学偏重于时间关系,笔势连绵具有音乐节奏。

碑学偏重于空间关系。透视对比具有绘画形象。

碑学没有笔势连续,字局部不完整,产生相互依赖性,把它组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有大小、正侧、虚实、疏密、枯润、浓淡等空间变化。上下左右可观看,偏向于绘画性。

 

   五、鉴赏之法:

   培养艺术品味,提高个人审美,做雅人。

1、形质:

章法(格式、正文、款识)、结体(取势、姿态)、点画(用笔、墨韵)。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飘。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筋节、点画分明,不浮滑。

2、功性:

有功有性可入品,有功无性馆阁体,无功有性善书者,无功无性未入门。

3、品级:

神品(法书)、妙品(书法)、能品(书作)、逸品(善书)。

4、书气:

士气(书卷)、逸气(简淡)、妇气(软弱)、匠气(呆板)、俗气(低俗)、江湖气(粗野)、兵匪气(蛮横)。

5、字像:

一字见心,字如其人。气韵清爽,神采飞扬。

6、佳作:

点画、字像、文意、书体、心性、境况等意像均相向而行,统合一致,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则为好作品。

 

六、书法之吾识:

何谓书法?当世书坛众说纷纭,文人相轻、大师相诘,犹如盲人摸象,莫衷一是……

书法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已形成一整套书法语言规则体系作艺术之表达。书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学习与长期的训练。书体分为正、草二体,正体官方颁布,草为手写体。

写字是书法的基础,用笔划、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来写字形结构之准。点画固定不变,大众易识易辩。助人伦,为教化,传承文化,是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表现。

书法是对字形的加工体现形体美,通过用笔、墨法、结字和章法等技法来表达。学书者要先从临摹古碑、帖入手,掌握书写技法,并深入学习书法理论。做到一门深入,博通众家,打好书法创作功底。

书法创作是自觉的艺术,表达情性。用笔势和使转来裹束结体,点画位置可变,字形由取势和裹束之需而定。以筋、节、骨、肉、皮、血等技法创造字像。通过画意、字意、文意、书意、心意、境意来表现意像,达到一字见心,字如其人之境。

书法的欣赏以神采为尚,形质次之。形质为神采之体,神采是心画,个人气质的表现,两者相辅相成,文质彬彬,相得益彰。形质为功,神采为性,有功有性为佳品。

书法的创新,应以法则为要,一以贯之。以不逾矩之境,才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出书法的时代新篇。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05-21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佛学启蒙心得提要  下一条:生意之吾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