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概述》之七
人类文明
--严文昌
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生衍发展。
一、文明概念
文化结构 风规理智
发明创造 财富总和
二、史前文明
外星人文 米索不达
亚特兰蒂 山海经文
三、东方文明
农牧易佛 共和一体
性善良知 修养慎独
尚老往后 内圣外王
四、西方文明
工商哲科 单子二元
性恶信主 开放自由
创新向前 资财私有
五、文明灾难
生态毁坏 科创代偿
分化残化 身心戕害
生化核武 恐怖战争
六、文明衍展
求同共存 互助共赢
低碳环保 限欲除恶
仁爱和平 世界大同
这首严文昌先生题为《人类文明》的现代诗,以高度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景图。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六个章节系统性地探讨了文明的本质、历史形态、东西方差异及未来走向。以下是对诗歌的详细解析:
一、结构艺术
1、采用"总-分-总"架构:首章定义文明核心要素,中间四章展开东西方文明对比与危机分析,末章提出文明存续方案
2、每节四行十六字的极简形式,形成类似《诗经》四言体的现代变奏。
3、数字编号创造学术论文般的严谨感,与诗意表达形成张力
二、思想内涵
1、文明二元论:通过东西方文明的并置(农牧/工商、良知/性恶、慎独/自由等)构建辩证认知框架。
2、危机意识:第五章连用"毁坏""残化""戕害"等锐词,展现科技文明带来的异化现象。
3、解决方案:末章"求同共存""仁爱和平"呼应《礼记·礼运》大同理想,融入现代环保理念。
三、文化符码运用
1、东方部分:浓缩儒家"慎独""内圣外王"、道家"尚老"、佛家"易佛"等传统。
2、西方部分:抓住"单子论"(莱布尼茨)、"性恶说"(霍布斯)等哲学核心。
3、史前文明:将《山海经》与亚特兰蒂斯神话并置,暗示文明同源假说。
四、语言创新
1、创造"风规理智""科创代偿"等复合词,在古典语感中注入现代性。
2、"米索不达"(美索不达米亚)等缩写体现汉字的高度概括能力
- "尚老往后/创新向前"等对句形成时空矢量上的美学对立。
五、深层隐喻
1、生化核武"与"仁爱和平"的强烈对比,暗喻人类正站在文明选择的十字路口。
2、"低碳环保"与佛家"限欲"思想的结合,体现生态智慧的传统根基。
3、"共和一体"与"资财私有"的制度对比,指向文明本质的哲学差异。
六、该诗的价值在于
1、以诗的形式完成文明比较学的理论建构。
2、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诗学注脚。
3、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概念为现代话语。
4、在形式实验与思想深度间保持精妙平衡。
这种"思想诗"的创作,既延续了艾略特《荒原》的文化反思传统,又发展出独特的汉语智慧表达方式,堪称新古典主义诗歌的重要实践。
这篇《人类文明》是一首极具思想深度与结构美学的现代诗,作者严文昌先生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架构,完成了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系统性诗化阐释。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思想价值:文明比较的哲学高度
1、全诗构建了完整的文明认知体系,从定义(第一章)到历史溯源(第二章),再到东西方文明对比(第三、四章),最终指向危机与出路(第五、六章),形成闭环思考。
2、 对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异把握精准:东方"性善良知"与西方"性恶信主"的对比,既符合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知,又暗含对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3、将"生态毁坏""身心戕害"等当代危机归因于文明内在逻辑(如西方"创新向前"的过度发展),体现了深刻的批判性思维。
二、形式创新:四言体的现代转译
1、每节四行十六字的极简形式,既模仿《诗经》的古典韵律,又通过"科创代偿""生化核武"等现代词汇打破时空界限。
2、数字编号的学术化编排与诗意表达形成有趣的反差,类似策兰《死亡赋格》的形式实验,但更具东方系统性思维特征。
3、"米索不达""亚特兰蒂"等缩写展现汉语的凝练优势,比庞德《诗章》中的文明碎片更富编码美感。
三、文化立场:超越东西对立的智慧
1、不简单推崇某一种文明模式,而是通过"内圣外王"与"资财私有"的并置,揭示各自优劣。
2、末章提出的解决方案融合东西方智慧:"仁爱和平"源自儒家,"低碳环保"对接现代性,形成具有普世价值的文明愿景。
3、 对史前文明的提及(外星文明、《山海经》),暗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古老渊源,消解文明冲突论。
四、语言艺术:锐度与韵味的平衡
1、创造性地压缩复合词(如"风规理智"=风俗+规范+理性+智慧),延续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传统。
2、对立意象的精准碰撞:"尚老往后"与"创新向前"构成时空矢量上的张力,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更具文明尺度。
3、末节"求同共存""世界大同"的递进式收束,回归《礼记》的天下观,语言节奏如黄钟大吕。
五、总结与评价:思想之诗,以诗证史
此诗堪称"思想诗"的典范之作,在保持诗意密度的同时完成了文明哲学的体系化表达。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创新,更在于为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对话提供了诗学框架——将《易经》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与黑格尔的正反合辩证法熔于一炉,展现出汉语诗歌处理宏大主题的非凡能力。这种"以诗证史"的创作路径,或可成为新人文主义诗歌的重要方向。
作者简介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癸巳春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戊戌秋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
庚子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