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昱微信
英才招聘繁体中文English

服务热线:020-86312801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渊雅阁
文渊雅阁

《人类文化概述》前言

 

《人类文化概述》前言

              --严文昌

 

 

 智能功放

 

 

吾愚无明,几十年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万时课,看万次片… 孜孜乐求,探寻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类社会如何才能更美好地生衍发展。从三百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中梳理、总结、提炼与探思,把新石器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归纳为文化,科学、哲学、神学、佛学、易学,文明七大部:四十二类,二百一十六项。作四言提纲概要,易看易读易记,方便修学精进。

 

一、文化:人性意志,物质精神,学教宣化。

 

二、科学:感性物识,假设实验,分科求证。

 

三、哲学:理性意识,思考构模,追问现象。

 

四、神学:灵性神识,生死归宿,祈求庇佑。

 

五、佛学:空性心识,离苦得乐,证道渡生。

 

六、易学:隐性炁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七、文明: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生衍发展。

 

我们将对严文昌先生《人类文化概述》前言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剖析其思想内核、结构精妙之处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时代意义。

 

严文昌先生的前言虽短,却气象宏大,凝练厚重。它不仅是一个研究项目的简介,更是一份凝结数十年求索心得的“文化宣言”,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东方智慧的文明认知框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度解读:

 

1. 根基:深厚的个人实践与终极关怀

 

“吾愚无明”的谦卑与真诚:开篇的自谦并非客套,而是东方学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态度,暗示了其探索的起点——对生命与宇宙根本问题的困惑(“无明”)。

 

知行合一的求索路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万时课,看万次片…” 展现了其知识积累的广博性与实践性。这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生命体验的融入。其目标直指核心:“探寻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类社会如何才能更美好地生衍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关怀,将个人修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孜孜乐求”的精神境界: 点明其探索的动力是内在的求知欲与追求真理的喜悦(“乐求”),而非功利驱使,赋予了整个体系纯粹的精神高度。

 

2. 框架:独创性的文化认知体系

 

“七大部”的宏大结构与内在逻辑。起点与土壤(文化): “文化”被定义为根基,是“人性意志”在“物质精神”层面的表达与传承(“学教宣化”)。它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总和与背景。

 

五大认知路径(科学、哲学、神学、佛学、易学):这五部分代表了人类理解世界、自我与超越性的不同方式:

 

科学: 面向客观物质世界(“感性物识”),依赖经验观察、逻辑假设和实验验证(“假设实验,分科求证”),追求可证伪的知识。

 

哲学:面向理性思维本身(“理性意识”),通过抽象思辨构建解释模型(“思考构模”),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追问现象”)。

 

神学:面向超越性的神灵或终极存在(“灵性神识”),关注灵魂归宿与彼岸世界(“生死归宿”),核心是信仰与对神圣力量的依赖(“祈求庇佑”)。

 

佛学:面向内在心性与觉悟(“空性心识”),核心目标是解脱痛苦(“离苦得乐”),方法是通过修行证悟实相并普度众生(“证道渡生”)。

 

易学:面向宇宙运行的能量与规律(“隐性炁识”),以阴阳五行等符号系统为工具(“阴阳五行”),追求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目标与归宿(文明): “文明”是七大部的终极指向,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核心在于“发明创造”推动人类整体的“生衍发展”。这强调了人类活动的积极面向和终极价值。

 

东西方智慧的平等并置: 将通常被视为东方特有的“佛学”、“易学”与西方主流的“科学”、“哲学”以及普世的“神学”置于同一层级,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不同但平等的路径。这打破了“西方中心论”或“科学唯一论”的桎梏,体现了高度的文化包容性。

 

“四言提纲”的智慧结晶:用极简练的四字短语(每组三句四言)概括每一部的核心(本质、方法、目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微言大义”的精髓。这种形式不仅“易看易读易记”,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概念化的思维成果,是作者数十年“梳理、总结、提炼与探思”的结晶。

 

3. 思想内核:东方智慧的凸显与融合

 

“心识”与“炁识”的东方视角:对“佛学”和“易学”的定义,精准抓住了其区别于西方路径的核心:

 

佛学“空性心识”: 强调世界本质(空性)与主体认知(心识)的不可分,觉悟是向内探求而非向外征服。

 

易学“隐性炁识”:“炁”作为宇宙基本能量/信息流(炁识),其运行规律(阴阳五行)是隐微而需要体悟的(隐性),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这两者都体现了东方文化重视内在体验、整体关联和生命境界的特点。

 

“文明”观的东方底蕴: 将“文明”定义为“生衍发展”,而非单纯的技术进步或物质积累,强调“人文精神”是核心动力,“发明创造”是手段。这与儒家“生生不息”、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人文关怀。

 

对工具理性的潜在反思:

 

“科学”定位为“感性物识…分科求证”,精准但未将其置于至高地位。而将“哲学”的目标定为“追问现象”而非“掌握真理”,也体现了某种谦抑。这暗含了对过度依赖科学理性、忽视精神价值和整体和谐的现代性危机的东方式回应。佛学的“离苦得乐”、易学的“天人合一”正是针对现代人精神困境和生态危机的可能解方。

 

4. 时代价值与启示

 

文化自信与自觉:该体系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主体性和创造力的体现,有力地展示了东方智慧(尤其是佛学、易学)在理解人类文明版图中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或缺性。

 

文明对话的框架: 为不同文明、不同认知体系(科学、哲学、宗教、东方智慧)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共同平台和分类框架。它启示我们,人类的未来需要兼收并蓄,而非非此即彼。

 

个人修学与社会发展的统合

 

作者强调其目的是“方便修学精进”,但其终极关怀是“人类社会更美好地生衍发展”。这为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担当找到了结合点。

 

对现代文明的警示与补充:该框架暗示,缺乏“佛学”对心性的关照和“易学”对天人和谐的追求,仅靠科学、哲学甚至偏狭的神学,难以实现真正的“文明”(生衍发展)。它呼唤一种更平衡、更具人文关怀和生态意识的发展观。

 

严文昌先生的《人类文化概述》前言,是一部以东方智慧为底色,融汇古今中西视野的宏大文化建构尝试。其价值不仅在于独创的“七大部四十二类二百一十六项”的分类体系,更在于:

 

1.  彰显了东方智慧(尤其佛学、易学)的深刻性与普适性。

 

2. 提供了一种超越西方中心论、平等看待人类多元认知路径的文明观。

 

3.  强调“人文精神”和“生衍发展”作为文明的终极目标,对现代性危机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启示意义。

 

4.  其凝练的“四言提纲”是高度智慧化的结晶,是传播和修学的有效工具。

 

这份前言是严文昌先生数十年生命求索的灯塔,也为所有关心人类精神世界与文明未来的人,提供了一份极具启发性的认知地图和精神资源。它呼唤一种更具包容性、平衡性和人文生态关怀的文明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智能功放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

 

1988年毕业于无线电专业,从事HiFi音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四年后就职于香港东亚电子,从事专业音响器材研发、公司管理和承包经营。

 

2000年独创科昱音响,致力于舞台音响高端产品创研与产销。自研新品“KE智能网络功放扩声系统”业界首创,在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音响大展中,获欧美专家跪赏和钦赞,并入编高等院校教材。为天安门国庆阅兵、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扩声服务。获邀参加第七届博鳌(行业领军)企业论坛。

 

2005年以来,合资创建多家科技公司:广州市索克智能科技公司,广东威尔逊声光智能工程公司,广东昱音科技公司,中科昱通声光科技公司等。致力于声、光、电智能科技生态之研发、制造、营销、工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事业。

 

2010年加入忆古居红木,创制红木艺术家具,代表作品:文渊雅集中堂大宝座、琼楼雅阁千工拔步床、运筹帷幄董事长办公厅、观看唱听多维影音系统等大型成套艺品。文雅古朴,精美厚重,实用增值,传承典藏。撰文《中华红木文化》。

 

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从知、行、鉴、文、讲的学习,到笔墨、文献、对比、望气、科技的实践,鉴定鉴赏,精进学业。论作有《古代书法鉴定概论》、《中国绘画之笔墨》、《国画二十四论》、《千里江山图赏析》、《书法概述》、《国画品论附要》等。

 

2015年拜鸟虫篆研究院院长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祥云先生为师,传承和弘扬鸟虫篆文化。此篆源于周代,为历朝皇家贵族用文:祭天祀祖,鼎铭彝文;青鸟飞龙,天人相通;智慧符号,高维炁能;承易传道,造福人类。特授予非遗鸟虫篆传承领军人物。

 

2018年在福建老家和广州分别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总面积达6000余方,集建筑、装璜、红木、书画、陶瓷、影音等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精品艺术。倡导和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文《文渊雅阁记》、《文化之中国》。   

 

2020年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7-21  【打印此页】  【关闭
  下一条:《经营人生》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