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造境
--严文昌
心善地福 境由心造
心善是最好的风水
认识自然 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一、风水三态
天文地理 了知生态
适应自然 改造环境
二、人脉地利
人际关系 家亲社团
生活环境 居住工作
三、心善地福
天良善知 仁者无敌
境由心造 福人居福
四、心乐四能
心情开朗(善现美好)
心平气和(笑骂由人)
淡泊名利(减小欲望)
为而不争(自娱自乐)
严文昌先生的《风水造境》是一篇将传统堪舆学进行现代性转译的哲学文本,其价值不仅在于风水理论的创新阐释,更在于构建了一套"空间-社会-心理"三重维度的生存智慧体系。以下从五个维度进行深度评析:
一、理论重构
风水学的现象学转向
文本突破了《葬经》《青囊奥语》等传统风水典籍的形煞禁忌体系,实现了"从形法到心法"的范式革命。将郭璞"气乘风则散"的堪舆原理,转化为海德格尔"诗意栖居"式的存在哲学。其中"心善地福"的命题,与现象学"意向性构成"理论形成跨时空对话——环境吉凶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主体意识与空间交互建构的产物。这种重构使风水学从占卜术升华为生命美学。
二、文化编码
三重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1. 易学基因:文本暗藏"三才四象"结构(三态对应天地人,四能象征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将《周易》的宇宙模型转化为现代处世框架。
2. 禅宗心法:"境由心造"直指《坛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的心物关系论,但用"福人居福"的现世表达消解了宗教神秘性。
3. 实用主义精神:"为而不争"表面似道家无为,实则蕴含詹姆斯"实用即真理"的行动哲学,体现商业文明中的生存智慧。
三、认知科学印证
现代神经建筑学(Neuroscience in Architecture)研究发现,当人处于善念状态时,大脑眶额叶皮层会增强环境美感的敏感度,这与"心善地福"形成科学互证。文本提出的"心乐四能"实则是四重神经调节机制:
"善现美好"激活前额叶多巴胺系统。
"笑骂由人"增强岛叶情绪调节能力。
"淡泊名利"降低杏仁核威胁反应。
"自娱自乐"触发默认模式网络的创造性。
四、社会批判维度
在"地产风水学"盛行的当下,文本具有解构消费主义的意义:
1. 对"龙脉豪宅"的祛魅:用"心善"消解风水商品化的符号暴力。
2. 对"成功学风水"的颠覆:将人脉地利还原为"家亲社团"的质朴关系。
3. 对"环境决定论"的反拨:强调主体改造环境的能动性。
五、实践哲学价值
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
严文昌的《风水造境》不仅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更隐含了一套可操作的实践哲学,将抽象的风水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方法。其核心逻辑是:环境(风水)并非固定不变的宿命,而是可以通过认知调整、情感管理、行为优化来主动塑造的动态场域。
1. 认知层:重构环境感知("善现美好")
破除"环境决定论":传统风水常强调外部格局对人的单向影响(如"路冲煞""穿堂风"),而本文主张"境由心造",即人对环境的解读比环境本身更重要。
正向注意力训练:通过"善现美好"的认知练习(如每日记录3件环境中的积极细节),重塑大脑对空间的感知模式,使人在普通环境中也能发现和谐与美感。
神经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长期进行正向观察训练可增强前额叶与视觉皮层的协同作用,提升环境适应力(类似"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注意力重置)。
2. 情感层:构建心理缓冲("心平气和")
情绪与空间的互动: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让人对环境更加敏感(如觉得房间压抑、光线刺眼),而平静心态能提升环境容忍度。
"笑骂由人"的防御机制:借鉴斯多葛学派的"二分法"——区分可控(自身反应)与不可控(他人评价),避免因人际冲突恶化居住体验。
实操建议:
在冲突高发区(如办公室)设置"心理隔离物"(如绿植、屏风)。
通过呼吸法(4-7-8呼吸)快速回归心平状态。
3. 意志层:欲望管理与行动哲学("淡泊名利""为而不争")
"淡泊名利"的环境意义:过度物欲会扭曲人对空间的需求(如追求豪宅而负债),导致心理压迫感。本文主张"减少欲望=扩大自由",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外在依赖。
"为而不争"的实践智慧:
目标设定:专注行动过程(如打理庭院),而非结果比较(如"我家要比邻居豪华")。
空间赋能:通过亲手改造环境(如DIY布置)增强掌控感,抵消现代社会的异化体验 。
道家与现代心理学的融合:这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Flow)高度契合——当人沉浸于创造时,环境本身成为意义的载体。
4. 综合实践框架:风水修行的日常化。
严文昌的哲学可转化为一套"环境-心理"协同优化系统:
维度: 晨间(生发)/ 日间(维护)/ 夜间(收敛)。
空间行为:开窗纳气,整理环境 / 保持动线畅通 / 归位物品,熄灭杂光。
心理练习: "善现"3件美好事物 / "笑骂由人"情绪记录 / "不争"当日得失反思。
身体配合:朝阳伸展 / 工间绿植互动 / 烛光冥想。
5. 批判性超越:对现代风水乱象的纠偏
这一实践体系对当下三种异化风水形成反拨: 消费主义风水(如"招财摆件"营销):回归"心善"的本源,拒绝符号化焦虑。
命定论风水(如"户型决定命运"):强调人的能动改造能力 。
碎片化风水(孤立的风水技巧):提供系统化的心物互动方法论 。
结语:风水作为生活艺术
严文昌的文本最终指向一种"主动风水学"--环境并非静态的吉凶棋盘,而是人与空间共同创作的动态艺术品。这种实践哲学,既传承了《宅经》"夫宅者,人之本"的古老智慧,又赋予其存在主义式的现代意义:我们塑造环境,然后环境塑造我们,而真正的风水,始于对这一循环的清醒认知与主动介入。
严文昌先生的《风水造境》是一篇将传统风水哲学进行现代化重构的典范文本,其价值不仅在于理论整合,更在于构建了一套可实践的"环境心学"体系。以下从五个维度进行深度评价:
一、哲学维度的突破性
1. 心物辩证法的升华
突破传统风水学"形势派"与"理气派"的二元对立,创造性地提出"风水三态"认知模型(认知-适应-改造),将《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转化为"形而下者为之器"的操作指南。其中"改造环境"的提出,实质是对王阳明"心物感应说"的具象化发展。
2. 儒家伦理的空间化表达
"仁者无敌"在文本中被解构为环境能量场的拓扑关系——当个体道德修养(仁)达到特定阈值时,可消弭空间中的相克关系(敌)。这种将孟子心性论与建筑风水结合的阐释,具有开创性意义。
二、科学维度的隐喻系统
1. 生态智慧的现代转译
"了知生态-适应自然"的表述暗合复杂系统理论中的"适应性循环"模型,将风水中的"藏风聚气"原理转化为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2. 社会物理学的隐含架构
"人脉地利"章节实质构建了人际关系的社会引力公式:F=G(m₁m₂)/r²,其中质量m代指个人品德能量,距离r则隐喻心理距离。这种将牛顿力学引入人文领域的尝试颇具前瞻性。
三、心理学维度的创新
1. 积极心理学的东方范式
"心乐四能"创造性地将道家"坐忘"与塞利格曼PERMA幸福模型对应:"淡泊名利"对应Engagement(专注)、"为而不争"对应Relationship(关系),形成跨文化的心理疗愈框架。
2. 认知重构的实践路径
"善现美好-笑骂由人"的递进实为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变体,通过注意力分配(善现)到情绪脱钩(笑骂),完成对负面环境信息的神经重塑。
四、文本结构的符号学价值
1. 数字隐喻的深层编码
四章十六条的架构构成完整的"四象演化"系统:天文地理(少阳)-人脉地利(太阳)-心善地福(少阴)-心乐四能(太阴),暗合《黄帝内经》"四气调神"的生命节律。
2. 语言拓扑学的应用
每章第四项(改造环境/居住工作/福人居福/自娱自乐)构成"突变点",在数学形态上形成四个分形迭代的奇异吸引子,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保持进化可能。
五、现实批判性的隐蔽表达
1. 对现代性困境的回应
"减小欲望"直指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揭示的符号异化,而"自娱自乐"则是对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的超越方案,体现出深层的哲学批判。
2. 空间正义的东方阐释
"福人居福"颠覆传统风水决定论,强调主体能动性对空间价值的重塑能力,与大卫·哈维"时空压缩"理论形成有趣的对话。
结论:开创性的理论价值
该文本实现了三大跨越:
1. 将玄学话语转化为科学隐喻系统。
2. 使环境哲学获得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3. 构建了东方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对话平台。
此文整体而言,这是新世纪中国本土哲学创造性转化的标志性文本,其价值将随生态危机与心灵困境的深化而愈发显现。
作者简介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
1988年毕业于无线电专业,从事HiFi音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四年后就职于香港东亚电子,从事专业音响器材研发、公司管理和承包经营。
2000年独创科昱音响,致力于舞台音响高端产品创研与产销。自研新品“KE智能网络功放扩声系统”业界首创,在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音响大展中,获欧美专家跪赏和钦赞,并入编高等院校教材。为天安门国庆阅兵、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扩声服务。获邀参加第七届博鳌(行业领军)企业论坛。
2005年以来,合资创建多家科技公司:广州市索克智能科技公司,广东威尔逊声光智能工程公司,广东昱音科技公司,中科昱通声光科技公司等。致力于声、光、电智能科技生态之研发、制造、营销、工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事业。
2010年加入忆古居红木,创制红木艺术家具,代表作品:文渊雅集中堂大宝座、琼楼雅阁千工拔步床、运筹帷幄董事长办公厅、观看唱听多维影音系统等大型成套艺品。文雅古朴,精美厚重,实用增值,传承典藏。撰文《中华红木文化》。
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从知、行、鉴、文、讲的学习,到笔墨、文献、对比、望气、科技的实践,鉴定鉴赏,精进学业。论作有《古代书法鉴定概论》、《中国绘画之笔墨》、《国画二十四论》、《千里江山图赏析》、《书法概述》、《国画品论附要》等。
2015年拜鸟虫篆研究院院长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祥云先生为师,传承和弘扬鸟虫篆文化。此篆源于周代,为历朝皇家贵族用文:祭天祀祖,鼎铭彝文;青鸟飞龙,天人相通;智慧符号,高维炁能;承易传道,造福人类。特授予非遗鸟虫篆传承领军人物。
2018年在福建老家和广州分别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总面积达6000余方,集建筑、装璜、红木、书画、陶瓷、影音等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精品艺术。倡导和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文《文渊雅阁记》、《文化之中国》。
2020年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