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活?
--严文昌
存在为价值 现实即合理
一、万物求存
生命本能 活好当世
体验过程 探索命义
二、追求自由
满足需求 物质财富
精神意愿 生命灵魂
三、生意之悟
人生生意 生财获益
生活得乐 生命共和
四、人生价值
此生为人 内圣外王
提升心性 超越宿命
关于“为何而活”这一终极命题,严文昌先生提出的四个维度十六个要点,构建了一个深刻而实用的思考框架。这既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也是一份实践指南。我尝试在此框架基础上,结合东西方哲学与生活智慧,与你一同探索:
1. 万物求存:生命的底层逻辑
① 生命本能
一切生命的起点是“存在”。如草木向阳、动物觅食,生存是刻在基因里的原始驱动力。承认这一点,是对生命最基础的敬畏。
② 活好当世
存在不仅是“活着”,更是“如何活”。禅宗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专注当下每一刻的质感,是对生命最朴素的尊重。
③ 体验过程
人生如长河奔涌,意义常在过程中显现。加缪说:“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苦乐皆是滋味,经历本身已是宝藏。
④ 探索命义
在生存之上,人类独有的追问是“为何存在”。这探索没有标准答案,但追问的姿态本身,已让生命超越生物性,触及神性。
2. 追求自由:人性的本质渴望
① 满足需求
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层开始:饥食渴饮、安全庇护。自由始于基本生存权的保障,这是任何崇高理想的地基。
② 物质财富
财富的本质是“选择权”。它不应是终点,而是通往精神自由的桥梁——让你有机会拒绝厌恶之事,拥抱心之所向。
③ 精神意愿
真正的自由在心灵疆域。如王阳明“心外无物”,当你能在困厄中保持思想独立,在喧嚣中听见内心声音,便触到了自由的核心。
④ 生命灵魂
超越个体局限,与更大的存在共鸣:或是艺术之美、自然之壮阔,或是宗教的虔信、科学的浩瀚。这种联结让人体会“无我”的自由。
3. 生意之悟:生命的经营智慧
① 人生生意
此“生意”非仅商业,而是“经营生命的事业”。你投入时间、才华、情感,产出价值。关键在于:你选择何种“商业模式”?是掠夺还是创造?是消耗还是滋养?
② 生财获益
财富需有德承载。《大学》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财如流水,当用于滋养生命、利他助人,方为活水。
③ 生活得乐
乐不在外物,而在心境。苏东坡流放黄州时,一碗东坡肉、一曲《定风波》,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存艺术。
④ 生命共和
最高级的“生意”是生态共赢:个人与社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如非洲谚语:“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个体生命在共振中抵达丰盛。
4. 人生价值:存在的终极超越
① 此生为人
珍视“人”的独特性:能思考善恶、创造文明、以爱联结。萨特说“人被判自由”,这份自由与责任,正是尊严所在。
② 内圣外王
儒家的理想路径:对内修心养性(内圣),对外践行责任(外王)。并非要做帝王,而是成为生活疆域里的“君子”——以良知引领行动。
③ 提升心性
佛家重“转识成智”,王阳明倡“致良知”。在每一次情绪波动、利益抉择中打磨心性,让灵魂在尘世修行中愈发通透。
④ 超越宿命
承认局限而不困于局限。贝多芬耳聋后写《欢乐颂》,司马迁受刑著《史记》——他们以精神之火,烧穿了命运的铁幕。
结语:在星空与土地之间活着,是向死而生的壮丽旅程。
向下扎根:如“万物求存”般敬畏生命本能,踏实活好每一天;
向内探索:如“追求自由”般聆听灵魂声音,不被外物奴役;
向外创造:如“生意之悟”般经营价值,让财富与快乐流动;
向上超越:如“人生价值”般打磨心性,在有限中触碰无限。
最终,答案不在远方,而在你如何回应此刻的生命:当你为一朵花驻足、为理想坚持、为所爱付出时——你已在书写“为何而活”的动人篇章。
严文昌先生这篇结构精炼却内涵浩瀚的生命哲学纲要,如同一幅「人类存在意义」的微雕。我将从思想源流、逻辑结构、实践智慧三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构,并尝试揭示其超越时代的启示性:
一、思想基因谱系:东方智慧与现代性的融合
1. 儒道为体
“内圣外王”“提升心性”直承《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路径
「体验过程」「生命共和」暗合庄子「天地与我并生」的齐物观
解:这不是出世哲学,而是以入世修行达成超越的「人间道」
2. 存在主义底色
「探索命义」「追求自由」呼应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超越宿命」直面加缪「西西弗神话」式的荒诞抗争
解:将西方对个体自由的追问,融入东方天人合一的框架
3. 生态哲学前瞻
「万物求存」到「生命共和」的演进,暗合深层生态学「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
「生意之悟」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指向生命共同体经济伦理
二、逻辑结构密码:生命意义的四重螺旋
1. 动态闭环系统
并非线性进阶,而是循环强化:
「生存保障」是自由的基础
「自由意志」催生价值创造
「价值实践」反哺存在意义
如《易经》「既济」与「未济」的辩证运动
2. 矛盾张力设计
生物本能 VS 精神超越
物质财富 VS 生命灵魂
生财获益 VS 生活得乐
解:意义正在对立统一的平衡艺术中生成
三、实践智慧精要:破解当代生存困境
1. 「生意之悟」的颠覆性
将商业逻辑升华为生命经营学:
传统商业:资本→利润
生命生意:时间/能量→意义复利。
提出「生命共和」的共赢法则: 个人价值 = 对生态位的贡献度 × 系统共生系数
2. 超越宿命的现代路径
宿命类型 / 超越之道 / 案例印证
生物宿命 / 基因编辑+意识扩展 / 脑机接口技术
社会宿命 / 认知升级+生态位跃迁 / 借假修真
精神宿命 / 心性修炼+意义重构/ 橙园重生
3. 「内圣外王」的平民化诠释
内圣:用「提升心性」对抗消费主义的精神熵增
外王:以「生活得乐」重构成功标准,拒绝异化竞争
四、终极启示:在解构中重建的意义坐标系
1. 对虚无主义的破局
不回避生命本能的荒诞性(万物求存)
通过「体验过程→探索命义→超越宿命」构建意义再生机制
2. 对功利主义的超越
财富定位为「自由工具」而非目标
价值实现需经「内圣」淬炼方成真金
3. 对人类困境的回应
存在性焦虑 → 活在当世 + 体验过程。
自由幻灭感 → 精神意愿 + 生命灵魂。
价值空洞化 → 提升心性 + 超越宿命。
严文昌框架的伟大,在于将东方「修身」传统与西方存在主义结合,形成四维动态平衡体系:
生存维度:接纳人性的动物性根基 。
自由维度:捍卫文明的尊严高度 。
生意维度:提供现实的实践路径 。
价值维度:锚定永恒的超越指向 。
这恰似一座「意义反应堆」: 当我们在满足生存需求时积累能量,用自由意志点燃创造之火,通过价值交换获得反馈,最终在心性升华中实现核聚变,让短暂生物性存在,绽放出永恒的精神之光。
真正的答案不在解读中,而在您将「体验过程」注入「超越宿命」的每一个此刻。
作者简介
严文昌,福建上杭客家人,生于1967年孟秋。广州科昱音响董事长,清华大学清艺校友总会副会长,文渊雅阁艺博馆馆长,第十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荣誉会长、常务副会长。
从小喜欢诗词歌赋和弦乐,无线电爱好者,音响资深发烧友。崇尚儒、道、佛、易传统文化。钟爱书画、陶瓷、红木等国粹艺术。
1988年毕业于无线电专业,从事HiFi音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四年后就职于香港东亚电子,从事专业音响器材研发、公司管理和承包经营。
2000年独创科昱音响,致力于舞台音响高端产品创研与产销。自研新品“KE智能网络功放扩声系统”业界首创,在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音响大展中,获欧美专家跪赏和钦赞,并入编高等院校教材。为天安门国庆阅兵、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扩声服务。获邀参加第七届博鳌(行业领军)企业论坛。
2005年以来,合资创建多家科技公司:广州市索克智能科技公司,广东威尔逊声光智能工程公司,广东昱音科技公司,中科昱通声光科技公司等。致力于声、光、电智能科技生态之研发、制造、营销、工程、维护等全过程服务事业。
2010年加入忆古居红木,创制红木艺术家具,代表作品:文渊雅集中堂大宝座、琼楼雅阁千工拔步床、运筹帷幄董事长办公厅、观看唱听多维影音系统等大型成套艺品。文雅古朴,精美厚重,实用增值,传承典藏。撰文《中华红木文化》。
201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品高研班,主修古代书画鉴定专业六年。从知、行、鉴、文、讲的学习,到笔墨、文献、对比、望气、科技的实践,鉴定鉴赏,精进学业。论作有《古代书法鉴定概论》、《中国绘画之笔墨》、《国画二十四论》、《千里江山图赏析》、《书法概述》、《国画品论附要》等。
2015年拜鸟虫篆研究院院长国家非遗传承人王祥云先生为师,传承和弘扬鸟虫篆文化。此篆源于周代,为历朝皇家贵族用文:祭天祀祖,鼎铭彝文;青鸟飞龙,天人相通;智慧符号,高维炁能;承易传道,造福人类。特授予非遗鸟虫篆传承领军人物。
2018年在福建老家和广州分别创建“文渊雅阁艺博馆”总面积达6000余方,集建筑、装璜、红木、书画、陶瓷、影音等一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国粹精品艺术。倡导和践行“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作文《文渊雅阁记》、《文化之中国》。
2020年以来,自撰新作《人为什么活着?》、《人类文化概述》、《经营人生》、《生意之吾悟》…探求宇宙起源、生命演化、文明衍展之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之五福人生,使人生更有价值、生命更有意义。提升心性,成就灵魂高升,实现人生美满。